晚报记者钱钰报道
今天上午,在圣火传递之前,上海交大全体师生向在四川地震中罹难的人们默哀一分钟。沿途观看圣火传递的2万余名师生,纷纷手系黄丝带,向灾区人民表达爱心。同时,一支由交大学子组成的“抗震救灾实践团”也于今天举行启动仪式。
这次奥运圣火在交大的传递,俨然成了一场“爱心接力”。
“抗震救灾实践团”出征
今天上午,在圣火传递前,一支由交大学子组成的“抗震救灾实践团”同时成立,他们将踏上赴西部支援的光荣征程。
这是由团委发起,学生自愿报名并经严格选拔成立的团队,其中有不少来自医学院护士专业的学生。本次实践团赴西部将迅速开展“支农、支教、支医”的工作,来自管理学院的方曦同学,此次毅然决定放弃大城市的优厚条件前往西部进行支援:“我的家乡在贵州,对西部的情况比较了解,此次前往西部不仅是响应国家的号召,也是一个锻炼自己的过程!”
四川学子将重返故乡
来自此次地震重灾区―――北川的学生蒋朱敏一边观看火炬传递,一边告诉记者,虽然家里人都平安,但地震毁坏了当地的通讯设施,父亲必须走两个小时的山路,再坐一小时的车,才能打上电话,与他联络上。
“还有一个月,我们就将毕业离开母校,所幸的是,我选择了回家乡,在成都的中国核动力研究院继续深造,将来为重建家园出力!”小蒋激动地说。
2万师生手系黄丝带
上午9点,当中科院院士、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在交大闵行校区东门外的金水桥上点燃“祥云”火炬,带领交大师生火炬手跑进校园时,长达5公里的校园传递路线上的20000多名交大师生欢声雷动。
奥运火炬接力,传递的不仅是拼搏、超越,同时它还传递爱心与和谐。整个传递途中,火炬手佩戴黄丝带,在传递奥运精神的同时,表达对地震灾区人民的浓浓情意。据悉,地震发生24小时之内,交大就通过上海市红十字会向灾区捐款150万元。沿途观看的2万余名师生,也纷纷把黄丝带系在左臂上,向灾区人民表达爱心与祈祷,成为火炬传递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圣火传递设四个“加油站”
记者现场看到,此次在交大校园内的圣火传递分设四个主题“加油站”,分别是爱我中华站、青春奥运站,人文奥运站、普天同庆站。
在古色古香的交大东校门前,在交大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也身着艳丽的民族服装,载歌载舞,加入到欢庆的行列中来。同时,在学生活动中心前,还有轮滑、街舞、健美操表演轮番上阵;而在校区的核心地带,致远湖两岸的大草坪上,由200余名师生参加的大型团体操、太极拳表演,气势磅礴。在交大火炬传递的最后一站,校园南门广场上,学生管弦乐队现场演奏《奥林匹克序曲》。在悠扬的乐曲声中,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们在大型喷绘留言板上签名,并用自己民族的语言为奥运寄语,为灾区人民鼓劲与祝福。
相关新闻:
伦敦奥运预算高达93亿英镑 民众不满首称将严控
组图:奥运圣火上海传递次日 明星民众齐开颜
中国男排再次“插班”进奥运 队员普遍感觉累
评论:高举奥运圣火 传递爱的力量
上海嘉定锣鼓阵阵口号声声 奥运圣火未到场先热
圣火照耀黄浦江 百年奥运与开放中国完美融合
中国艺体奥运新动作赢来尖叫 配乐源自电影大片
责编:李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