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方网奥运火炬上海传递报道组5月23日报道:奥运火炬上海传递过程中的火炬手来自各行各业,虽然每个火炬手跑步传递的路程不足百米,出现在公众面前也就几分钟的时间,但是为了不辱使命,成功地完成传递任务,这些火炬手很早就开始练起了功。
举着老酒瓶当火炬提前演练
上海市卢湾区妇联的退休老人唐金宝是社会招募的火炬手,为了保证火炬跑万无一失,刚刚过完60岁大寿的唐金宝在跑道上反复操练,天天跑800米。她还说:“做火炬手不光要练脚劲,手上力道也不能少。”没有像样的火炬模型,她就手执家里喝空的老酒瓶,反正“提起来份量差不多”。于是,一个手持空瓶跑800米的“阳光老太”就常常出现在体育场内。其实,从唐阿姨的履历来看,她的体能根本不成问题:去年6月28日,她登上了海拔5200米高的珠峰大本营,甚至没有吸过一口氧。
跑步姿势反复纠正争取“跑得好看”
刘翔的父亲刘学根、母亲吉粉花也是上海段火炬跑的火炬手,一家子先后成为火炬手在整个圣火传递的历史中都是不多见的,所以刘翔的父亲刘学根开玩笑地对记者说:“我们一家三口都是火炬手,一定要跑得好看一点。”为了“跑得好看一点”,从获悉自己火炬手身份那天开始,刘学根就坚持每天在小区跑400米,除了锻炼身体,也让妻子吉粉花帮着审查一下跑步姿势。而开朗的刘妈妈则笑着说:“我身体可好了,平时一直跳舞、健身,所以不需要特地去锻炼。”
不乘电梯走楼梯 运动不分场合
毛竹晨是上海世博系统推荐的火炬手,自从3月24日被宣布成为火炬手那一刻,她就开始对自己的体能做一些调整,比如会去跑跑步、游游泳。在单位,她放弃了坐电梯,选择爬楼梯来锻炼,她认为,体育运动不是只局限于体育场,只要有心,每个人都能简单地参与到运动中,这也是奥林匹克精神最通俗的表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