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视网消息(记者鲁杨 上海报道)2008年5月23日,经过3天国家哀悼日的暂停传递后,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将在上海展开。作为圣火境内传递途径的首个直辖市,圣火传递将在中国的东方之珠持续两天时间。在传递开始前一天,上海市举行了奥运火炬传递活动筹办工作新闻发布会。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、组委会副主任王伟介绍了上海市传递的特点。
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灾难后,北京奥组委及时调整了火炬传递的工作思路。当前,抗震救灾是全国最重要的紧迫任务,鉴于火炬传递是一项全国关注、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活动,把抗震救灾融入奥运火炬传递之中,用奥运圣火传递真情和爱心,符合奥林匹克精神,得到国际奥委会肯定,更突出人文关怀。所以,这次上海的奥运火炬传递既体现“点燃激情、传递梦想”的主题,又符合“众志成城、抗震救灾”的基调,两手抓,两不误,统筹兼顾,力求一致,达到营造“庄重、和谐”的火炬传递活动氛围。
因此,上海的奥运火炬接力传递活动方案经过编制和修改,取消了文艺表演、焰火晚会、欢庆典礼和一切迎送招待会。四是增加抗震救灾的活动内容。在火炬传递起跑仪式前,所有现场人员都会向在地震灾害中遇难的同胞志哀;在火炬传递沿途悬挂相关抗震救灾内容的宣传横幅和标语;在结束仪式增加赈灾活动。体现“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”“众志成城,抗震救灾”和上海人民心系灾区的真实感情。
在传递活动中,也将宣传“众志成城、抗震救灾”,增加支持抗震救灾的内容。把上海市民参与奥运圣火传递的爱国热情,与抗震救灾的实际行动紧密结合;将点火、收火的活动仪式,与支援灾区的爱心募捐紧密结合。使上海人民在踏着奥运圣火传递节拍的同时,演变为心系灾区人民的爱心接力;在传递对北京筹办奥运会支持的同时,传递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和关爱,并带给灾区人民挺过难关的温暖和重建家园的信心。
责编:钱睿斌